1、裁判长对竞赛全面负责。临场裁判员主持一场比赛并管理该场地及其周围。裁判员向裁判长负责;未设裁判长时,向竞赛负责人负责。发球裁判员负责宣判发球违例(规则3)。司线员负责宣判界内球或界外球。裁判员应维护和执行《羽毛球比赛规则》,及时地宣判“违例”或“重发球”等。
最初的击球点不在球托上:裁判左手移动至右边拍右手。发球过腰:裁判左手在右臂上。警告运动员行为不端或行为不端违例:裁判单手过肩。发球击出前,脚不在发球区内、触线或移动:裁判单手向下。换发球:裁判指向发球方。第二发球、连击:裁判伸出手掌并摆动。
羽毛球的规则: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率先得到21分的一方赢得当局比赛。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1比20,获胜一方需超过对手2分才算取胜;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9比29,则率先得到第30分的一方取胜;首局获胜一方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率先发球。
羽毛球裁判规则如下:裁判对比赛负全部责任。现场裁判主持比赛,管理场地和周国环境。裁判对裁判负责;如果没有裁判,要对比赛负责人负责。发球裁判负责宣布发球违规(规则3)。巡边员负责判断内线球还是外线球。裁判应维持并执行《羽毛球比赛规则》,及时宣布“违规”或“重新发球”。
根据规则2,发球员及接发球员应站立于斜相对的发球区内,并不得踩到发球区界线。规则3规定,发球员及接发球员的双足必须部分与地面接触,并固定不得移动位置,从开始发球直到发球动作完成。当有以上情形发生时,发球裁判伸出右脚并以右手示意,表示发球员双脚离地或踩线犯规。
裁判长对竞赛全面负责。临场裁判员主持一场比赛并管理该场地及其周围。裁判员向裁判长负责;未设裁判长时,向竞赛负责人负责。发球裁判员负责宣判发球违例(规则3)。司线员负责宣判界内球或界外球。裁判员应维护和执行《羽毛球比赛规则》,及时地宣判“违例”或“重发球”等。
1、最初的击球点不在球托上:裁判左手移动至右边拍右手。发球过腰:裁判左手在右臂上。警告运动员行为不端或行为不端违例:裁判单手过肩。发球击出前,脚不在发球区内、触线或移动:裁判单手向下。换发球:裁判指向发球方。第二发球、连击:裁判伸出手掌并摆动。
2、发球方的球拍应首先击中球托。如发球方发球时未击中羽毛球球托,发球裁判会右手张开并以左手轻触右手掌,表示发球违例。 发球过腰 发球方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整个球应低于发球方的腰部(腰指的是发球方更低肋骨下缘的水平切线)。
3、羽毛球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每局先得到21分的一方获胜。如果比分达到20平,需领先对手2分才能取胜。若比分29平,率先得到第30分的一方胜出。 比赛前,选手通过投掷硬币决定发球权。 比赛开始时,发球方根据得分奇偶在左右半场发球。 每局比赛中,当一方达到11分时,双方有60秒休息时间。
4、单打与双打 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率先得到21分的一方赢得当局比赛。 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0比20,获胜一方需超过对手2分才算取胜。 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9比29,则率先得到第30分的一方取胜。 首局获胜一方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率先发球。说明 每球得分21分制。
1、应使员和观众能了解比赛的进程。可与裁判长磋商,安排、撤换司线裁判员或发球裁判员。裁判员不能推翻司线裁判员和发球裁判员对事实的裁决,但在裁判员确认司线裁判员明显错判时,可以纠正。在有临场裁判员不能作出判断时,由裁判员执行他的职责或判“重发球”。裁判员有权暂定比赛。
2、羽毛球比赛的裁判分工包括多个角色,其中仲裁通常只在中国比赛中出现,且人数为单数。 裁判长(Referee)负责整个比赛的总体监督,而副裁判长(Deputy Referee)协助裁判长工作。 编排长负责比赛日程的安排,检录长负责选手的检录工作。 检录员负责核对选手身份,编排记录员负责记录比赛数据。
3、羽毛球比赛中,通常设有一名裁判长,负责监督整个比赛的裁判工作。 每场比赛配备一名主裁判,负责比赛的主要判罚和比赛进程的管理。 发球裁判负责判断发球是否符合规则,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四个边裁判分别位于场地的四角,负责判断球是否出界以及比赛进行中的其他相关判罚。
4、主裁判的职责包括主要判罚、判断发球时接发球队员是否违例,以及负责其所在侧前场的界内界外判定。 副裁判则主要负责判断发球时发球队员是否违例,以及其所在侧前场的界内界外判定。 中线裁判负责检查发球是否错区。 底线裁判负责判断球是否出底线,以及双打比赛中发球是否发出了长球。
5、羽毛球裁判员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确保比赛规则得到严格执行,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以及保障比赛进程的顺畅进行。首先,羽毛球裁判员需要在比赛前对场地和设施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所有设备符合比赛标准。这包括检查球网的高度和张力,确认场地的边界线清晰可见,以及验证比赛用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