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壶的比赛规则 在冰壶比赛中,会有两支队伍进行比赛,每支队伍都会有四名球员,这次的边户比赛总共会有十局,而且两队的每一个球员都会拥有两个冰壶,这也就代表着每个球员都有两次掷球的机会。
1、从当初的实际情况看来,苏翊鸣在第2轮比赛之中,三个翻空各自为1440度,1620度,1800度,应当说总体上进行得几乎是无懈了,但却疑是遭受到了裁判员的压分,加拿大裁判第二轮给了一个较差的7分。
2、加拿大裁判是负责道具区打分,苏翊鸣在道具区的表现确实略有不足,因此被打低分。他是在享受决赛,而且在决赛的三个动作,他没有任何的明显失误,做出了高难度的1800,只是,裁判并没有给他足够尊重,甚至是压分很严重,这也直接导致比赛的结果是银牌。苏翊鸣居然没能夺冠,只拿了个银牌。
3、加拿大裁判负责道具区打分。小苏在道具方面的表现确实有点不足,所以给了他一个低分。苏翊鸣的得分要高于获得金牌的帕洛特。更重要的是,苏翊鸣还有拼的底气。如果当时的解释可以客观的说,可能就不会有这个小风波了。王濛在这一点上的解释特别好。
4、总结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这一次加拿大裁判在比赛中给苏翊鸣打出这么低得分数主要是因为苏翊鸣表现的太好了,他的实力已经威胁到了很多加拿大的参赛选手,所以加拿大的裁判才不得不选择给苏翊鸣打低分。
5、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拿到了一枚银牌,但是他在比赛结束之后,很多观众都会觉得裁判判错分了,他的分数不应该这么低。但是最终他还是站上领奖台拿到了银牌,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时的裁判也承认自己确实判错分了,因为没有看到加拿大选手的抓板失误动作,如果扣分的话,那么苏翊鸣就是第1名。
6、苏翊鸣主教练如此属实无奈之举,是为了苏翊鸣以后更好发展。在此前进行单板滑雪男子剖面障碍技巧的决赛当中,我国选手苏翊鸣也是凭借极大优势,本来能够十拿九稳拿加金牌,却没想到天意弄人,因为加拿大主裁判的一个判分出现了误差,所以导致这个金牌也是和我国选手擦肩而过,最终拱手送给了加拿大的选手。
1、冰壶运动输赢:比赛双方要打10局,得分多的队获胜,如果10局后双方打成平局,要进行加时赛,直到分出胜负。每场比赛两支球队,每队4名球员。每局每名球员可以掷球两次,一局比赛八人共投16球结束,双方队员掷完所有冰壶,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决定胜负,每壶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
2、冰壶判断输赢的方式是积分多的队伍获胜,一般是等双方队员都投完所有冰壶,然后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来决定胜负,每石可以记为1分。
3、冰壶比赛评判胜负的规则是,一局比赛中,双方各投掷8壶(混双比赛)或10壶(团体赛),投掷完毕后,壶距离大本营圆心最近的一方获得本局胜利。比赛总共进行8局或10局,最终累积分数更高的一方为整场比赛的胜者。分数的判定则基于冰壶离大本营圆心的距离。
4、距离中心最近的冰壶所在的队伍得分。冰壶比赛只统计某一队(获胜队)中比对方所有壶都更靠近中心的壶的个数,最靠近中心的壶有几个便得几分,失败的队伍不得分。最终根据比赛的得分数确定输赢,分高者获胜。玩法:冰壶比赛分为两个队,每队4名队员,分别是一垒、二垒、三垒、四垒(一般是主力队员)。
每局比赛,双方当所有队员投掷完冰壶后,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远近决定胜负,即每只位于营垒中、位置较另外一队所有壶都更接近圆心得壶可记为得分壶。每个得分壶记1分,每局结束后统计积分。比赛结束后积分多的队伍视为胜利。冬奥会新增设混双比赛项目,共8局,每局比赛每队2名队员共投掷5只壶。
冰壶比赛评判胜负的规则是,一局比赛中,双方各投掷8壶(混双比赛)或10壶(团体赛),投掷完毕后,壶距离大本营圆心最近的一方获得本局胜利。比赛总共进行8局或10局,最终累积分数更高的一方为整场比赛的胜者。分数的判定则基于冰壶离大本营圆心的距离。
冰壶运动输赢:比赛双方要打10局,得分多的队获胜,如果10局后双方打成平局,要进行加时赛,直到分出胜负。每场比赛两支球队,每队4名球员。每局每名球员可以掷球两次,一局比赛八人共投16球结束,双方队员掷完所有冰壶,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决定胜负,每壶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
之一局一般根据抽签决定先后手顺序,在之后的每局比赛中,上一局获胜的队伍为本局比赛的先手。若上一局平局,则保持之前的先后手顺序。距离中心最近的冰壶所在的队伍得分。冰壶比赛只统计某一队(获胜队)中比对方所有壶都更靠近中心的壶的个数,最靠近中心的壶有几个便得几分,失败的队伍不得分。